來源:楊婷
時間:2021/9/29 9:34:07
一張小竹床、一把大蒲扇,,成為我童年記憶中揮之不去的印記,。我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有疼愛我的父母和慈祥的外公外婆,因為父親在外當兵,,母親和我就跟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小時候,一到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每天晚上睡在小竹床上,,聽外公講紅軍的故事。他坐在竹椅上,,一邊搖著蒲扇給我扇風一邊講故事,,外公講的故事總是格外生動,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了紅色的種子,。我一直很好奇,,外公的故事為什么說得如此生動就像他親身經(jīng)歷的一樣。每次問他,,他總是很神秘地告訴我:“這是秘密”,。直到外公去世,在他的追悼會上我才知道,,原來這些故事就是他和戰(zhàn)友們的親身經(jīng)歷,。
外公是一個老紅軍老黨員,,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也曾多次在生死邊緣徘徊,,但是他從未對我們提及他以前的事跡,。他退休前是我們市化肥廠的黨委書記,記得小時候經(jīng)常有人找他幫忙辦事,。只要是違規(guī)的事情,,他總是義正言辭地拒絕,哪怕是自家親戚也從不破例,。外婆經(jīng)常念叨,,這輩子從來沒有沾過外公的光,還得罪了不少親戚朋友,。這時候,,外公總是堅定地說:“我要做到問心無愧,如果我今天承了這一家的情幫個忙,,明天又應另一家的情辦個事,,大家就會認為我搞腐敗,這樣違背原則的事情,,我做不來,。腐與廉只在一念之間,違背原則的,,給我一座金山銀山也要推掉,;符合政策的,即使不給一針一線也要盡心盡力辦好”,。
當時年幼的我,,對這些話似懂非懂,但一直銘記于心,。如今我也成為了黨員,,走上黨支部紀檢委員的崗位,明白了外公所說的“堅守原則,,靜守清廉”的深刻含義,。我之前的工作主要以生產(chǎn)管理為主,是部門分管項目生產(chǎn)的副主任,,2021年6月起,,兼任黨支部紀檢委員。初次擔任紀檢工作,,我有一種“紀檢本領恐慌”,。我認識到無論工作任務有多重,時間有多緊,,必須及時加強紀檢知識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堅持學用結合,努力提高自身紀檢理論素養(yǎng)和業(yè)務水平,。唯有去除浮躁,,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心無旁騖投入到紀檢工作中,,才能充分履行紀檢委員職責,。
做工作更要做人,。己身不正焉能正人,。作為支部紀檢委員,要增強廉潔自律意識,,常懷敬畏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常除非份之想,,在思想上樹立高標準,、在行動上落實嚴要求,以一身正氣贏得公信力,。要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真正讓黨章黨規(guī)黨紀和憲法法律法規(guī)成為鐵規(guī)剛紀,對黨員身上出現(xiàn)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咬耳扯袖”,早提醒,、早糾正,,不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更不能哄著,、護著,,防止小毛病演化成大問題。
要認真更要較真,。有一次,,部門質量檢查員反映某職工對檢查意見修改不徹底,并且有抵觸情緒,,我找到該職工了解情況,,得知他并不是對修改有抵觸情緒,而是覺得有些小問題可以不修改,。面對這種情況,,我與他一同學習我院質量要求及部門績效考核辦法中關于質量的相關規(guī)定,再三強調:質量是我院立足之本,,在質量問題上無大小之分,,必須修改到位,。作為支部紀檢委員在小事上不能放松原則,在復雜問題面前更要做到不推諉,、不扯皮,,在困難挑戰(zhàn)面前不繞道、不回避,,在尖銳矛盾面前敢負責,、敢碰硬,不管大事小事,,該較真就得較真,。
作為一名紀檢委員,每當遇到矛盾需要調解,、遇到困難需要解決,、遇到不正之風需要糾正的時候,我的腦海中就想起外公輕搖蒲扇的樣子,。外公的大蒲扇不僅帶給我涼風習習,,更是將廉潔剛正之清風吹入我心中。我將牢記外公的教誨,,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和群眾的期望,,常修為政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堅守原則,,靜守清廉,忠誠履職盡責,,充分發(fā)揮基層黨支部紀檢委員前哨作用,,為打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而不懈努力。